雲彩的變化對高山景觀的影響

山羊百科,林文智老師的植物、山岳、攝影紀錄

Revision as of 05:31 2006年九月7日; Xo.alpes (討論 | 貢獻)
(差異) 更早版本 | 查看当前版本 | 更新版本 (差異)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林文智 中華攝影周刊 1991/02/25


  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地處亞熱帶,氣侯上是處在季風的交接帶,天氣型態屬高溫多濕,在此種自然環境下雲彩之間的變化就相當的大,有時也會令人有莫測高深的感覺,然而山丘地景是不變的如何利用雲彩的變化來豐富畫面,或者是拍出一系列獨一無二的圖片,就有賴攝影者本身對氣象學上雲屬的認知和熟悉,並掌握第一時間拍出最佳的畫面。

  在氣象學上雲屬的區分是依照地區的緯度和海拔高度,將雲屬分十屬,在本省所處的緯度,海拔高度2公里以下的雲屬稱低雲族,它包括層雲,層積雲,而介於2至8公里的雲屬稱中雲族,它是高積雲,海拔高度介於6到13公里的雲屬稱高雲族,它包括卷雲,卷積雲,卷層雲,除了這些雲屬外,尚有高層雲,雨層雲,積雲,積雨雲,這四種雲屬的從深度常可以跨越2至3個層次,如積雨雲的底部可以在低雲族的高度,而頂部可以伸展到高雲族的高度,這十種雲屬之間的變化完全沒有規律可言,完全看當時氣流的推移和地形的影響,所以除了基本的雲屬變化外,尚有特殊的地形雲變化,最令人稱道的就是雲瀑,而特殊的光象則是出現虹、暈和觀音圈了。 不論在高山或海邊,最令攝影者消耗底片的時刻是在日出或日落的時刻了,然而此時出現不同的雲屬時會使天空的變化完全改變也可以做為次日天氣好壞的預測。

  卷雲的外表有如亮麗,纖細的絲,在旭日東昇時,天空卷雲除了隨旺盛氣流而耀動並隨著光線由灰色漸次紅色,桃紅色,黃色而至白色,而日落則相反,此種變化大的在半小時內就結束,而卷積雲的雲朵底部顏色亦相差無幾,只是當日落時分出現卷積雲則是天氣轉劣的前兆而卷積雲在日出時雲底部泛金黃色的時間較久,而在日落時刻則是紅色時間較久。

  高積雲在日出或日落雲朵底部色彩的變化較少。在旭日東升時刻色彩由灰危漸次黃色、紅到白色,在紅色的時間會比較長,而日落時則是金黃色的時間比較長,而色彩的變化時時也是約在半小時之內就結束。

  然而在天氣轉劣時間的雲屬比較難掌握,因為此時間的瞬間變化,尤其是在曝光量的掌握則完全憑攝影者本身在野外拍攝的經驗了。如何將雨層雲或積雨雲的壓迫感,那種山雨欲來的感覺表現或是雲雨消散的短暫時刻的變化掌握最確切,是考驗攝影者本身的野外能力。

  在高海拔山區拍攝,尤其是在超過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上拍攝最佳利器,即是可以俯瞰低雲屬變化,尤其是層積雲的變化或積雲從溪谷上升的變化,一般常稱的雲海即是層積雲的頂部,有時在山頂看到山下覆蓋一層相當厚的水氣,有時也會看到積雲從內往上冒,這種雲屬是層雲,所以在高山上尤其是在旭日東昇或夕陽西沉時,仰望雲彩,俯瞰雲雲海,是攝影者最大的快樂,且此時的底片的消耗亦是直線上升。

  雲屬的變化可以美化山景,然而山的選擇可以強烈表達某山區的特點,因為日出或日落時刻東向或西向拍攝時,山景完全是處於逆光,如何地將某一座山的特點表達出來就顯的相當重要,有時出現地形雲時,雲量過多亦會使山岳僅呈現稜脈的輪廓,此時攝影點的選擇就顯的相當重要,如果攝影點是在玉山,而卻被誤認為合歡山時就有點傷感了,因為有些山區的攀登是相當困難,攝影者本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進入山區後卻無法拍出該山區的特色,市一件相當洩氣的事,有時還被同好嘲弄不如在合歡山此類交通方便的高山地區拍攝即可,何苦費力又傷財。

  所以攝影者本身對高山上的地形須相當清楚,如何在什麼樣的雲屬出現時站在那一個攝影點進行拍攝並採用何方向為主,因為高山上大部份的攝影點都相當開闊,有時甚至四個方向都可以拍攝,常會造成攝影者手忙腳亂,這種狀況不是低海拔山區拍攝所能想向的。尤其是在天氣轉好或轉劣時的變化,光是用看的足令人目瞪口呆,興奮數天,心中還念念不忘。

  對於特殊的光向或地形雲常是可遇不可求的。當你的野外經驗足夠時,大致上可以預知可能的變化,雖非十分準確,倒是差不遠,以地形雲中令人稱道的雲瀑為例,它主要是層積雲遇到氣流的阻擋後,受到一方旺盛的氣流推移下而成的。此種地形以山岳之間相隔甚遠且之間有崩壁的稜脈就亦出現,如奇萊與能高山之間,麟芷山與玉山前峰之間,向陽與關山之間,品田與桃山之間等。

  至於特殊光線出現機率較高的是暈,它是天空出現卷層雲的最大特徵,一般是晴朗的天氣,天空密布一層薄的絲,在太陽的照射下因稜鏡的作用而產生的白色光環,此光環也會出現在月亮週圍稱月暈,然而月暈出現,次日的天氣必是相當差,拍攝日暈時山景必是全黑僅剩輪廓,所以如何找對拍攝點是相當的重要了。至於最少出現的觀音圈它稱沒峨眉光環,它是水氣相當旺盛時,尤其是在積雲翻山越嶺時最容易看到,太陽的強光會被攝影者的影子映在水霧上,同時在影子週圍出現彩虹般的光環,此種光環維持的時間常依水戊的多寡而定,我碰到最久一次約兩分鐘。

  在本省的雲彩的變化算是瞬息萬變,有時候在一個固定點上拍攝一整天不為過,可以使每張出現的畫面效果均不一樣,這種狀況尤其是在 秋兩季時,鋒面過境前後,高空水汽在旺盛氣流的帶動下常使雲屬之間有很大的變化,甚至在受到地形的影響下雲形也會變的相當詭異,與壓迫感令勢影者感受到大自然力量的莫測高深。

  長期的守候才有辦法對特定的山區進行如此的拍攝過程,如何地使畫面表達山岳與雲彩之間的協調性與美感,是相當考驗攝影者的體力,耐力與智慧,因為在高山地帶的拍攝過程中遠非一般登山活動所能想向的。當然長期的等待間接地可以使攝影者對山有另一種了解,尤其是區域性的微氣候變化比其他的登山者更亦掌握,同時在山區的地形上也瞭解甚多雖然是相當原始的生活,對野外拍攝的工作者而言亦是甘之如飴。因為這些辛苦是用等待所換來的。

個人工具
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