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藜蘆千面女郎
山羊百科,林文智老師的植物、山岳、攝影紀錄
林文智 第43期 1992/11
台灣藜蘆是本省常見的高山植物,遍布於海拔兩千五百到三千七百公尺的山區,主要分布地區在玉山箭竹草坡的箭竹叢間或是平緩的岩屑地帶,對光線的需求性相當高,屬於向陽性植物。
台灣藜蘆的生史
台灣藜蘆,百合科,屬多年生宿根性的草本植物。每年四、五月間,嫩芽從地表萌發且逐漸茁壯,成長方則進入花期一直到八月,花莖從修長的葉片內抽苔而出,花朵相當多,十數朵紫紅色小花呈圓錐花序排列於花莖上,整株的高度約在六十公分左右,偶可見到一些自然變種形成綠白色的花朵。結果期在九至十月間,果實為紫紅色蒴果,隨著種子成熟飛散後,植株逐漸枯委。暮秋後,地上部分完全凋零,根部則進入休眠狀態,等待來年春神的降臨。
高難度攝影工作
雖然台灣藜蘆在高海拔山區的族群相當龐大,但是拍攝的角度很難拿捏,尤其是使用中型相機在畫面表達上更加困難。難因為植物的高增加了三腳架架設的難度,大部分都需事先 將畫面設計好,後再找「模特兒」。
拍攝台灣藜蘆全株成長的畫面大部分是在平緩的岩屑地帶,而表現植物特徵的特寫畫面則是在箭竹叢間。此外,拍攝時間大部分是從植物抽苔開始,因為剛萌芽的植物,比較難分辨。抽苔到枯萎的畫面均可以利用側逆光或順光來表達,側逆光方式可以彰顯葉片的質感和層次,尤其是利用清晨與黃昏時刻的柔和光線來襯托環境的氣氛,更能將植株?顯於畫面上。
拍攝花期和結果期時,大部分採順光方式。因為花朵色彩較暗,若是逆光拍攝花朵會呈剪影,無法完全表現出色彩。同時在岩屑地帶拍攝,常法將花朵完全凸顯於畫面上。而尋找箭竹叢間的花朵,則可以利用箭竹的綠色背景來表達花朵與果實的特徵。
在暮冬季節,若想要把結霜的感覺表現於台灣藜蘆植株上時,攝影者本身一定要有相當的野外攝影經驗。因為日出後,殘株上的冰霜很快就會融化,如果攝影者本身對宿營一帶植株分布狀況不甚清楚,便錯錯失最佳畫面。這牽涉到光線的角度與冰霜融化的速度,所以通常是先將畫面角度找好,等各項條件搭配到最佳狀況時才架相機,並按下快門。
台灣藜蘆的生活史長達六個月,只要攝影者本身對植物的成長過程有相當的認識,並且仔細的營造氣氛,便能完能地將植株的最佳二面呈現於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