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木

山羊百科,林文智老師的植物、山岳、攝影紀錄

Revision as of 01:32 2006年十二月5日; Xo.alpes (討論 | 貢獻)
(差異) 更早版本 | 查看当前版本 | 更新版本 (差異)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灰木科

Symplocos chinensis (Lour.) Druce

  落葉小喬木至灌木;幹皮灰色或灰白色,具紅褐色縱向條紋。小枝光滑,或被細密柔毛。頂芽灰褐色,被細柔毛或光滑,鱗片邊緣具緣毛。

  單葉,互生,葉形兩側對稱,葉身膜質、紙質至略革質,上表面疏生毛茸至光滑,下表面光滑或被毛茸,葉長3-6cm,平均5.0cm,葉寬1.5-2.5cm,平均3.0cm,葉身長寬比約1.67,橢圓形、倒卵形、狹長倒卵形或狹長卵形,葉頂端短尖狀,中肋在葉尖處呈尖點,葉基部呈鈍形,基部的葉緣夾角大於90º,鈍角,互生,葉緣突起,具粗至極細之腺狀齒牙緣,齒端尖,鋸齒軸與葉緣的走向斜交,鋸齒二邊之夾角小於90º,每個鋸齒端間之距離不等長,間隔變化大於25%,葉鋸齒大小一致;羽狀脈,2次脈不達緣,為弓形脈,2次脈相連形成一系列明顯突起的圓弧,2次脈朝葉緣方向自由分支,中肋基部寬度與葉寬度之比值為1.7,中肋筆直,在上表面凹陷,在下表面凸起;無明顯彎曲,不分支,2次脈的對數3-6對,平均為5對,與中肋所夾的角度為25º-40º,葉頂端的2次脈與中肋夾角比葉基部者鈍,2次脈具環形分支的情況,為2級弧或3級弧或4級弧所圍,間2次脈由單一的葉脈的片斷組成,3次脈與2次脈的夾角為AA, RA, OA,3次脈的彎曲方向反覆變化,與中肋呈鈍角走向,很少與中肋成銳角,3次脈的排列以交錯方式(與一個突然,有角不連續分支相連)和平行方式(平緩相連或以直線,曲線相連),葉緣末次脈型不完整,直接鄰近葉緣,以任意小脈結束,4次脈直交網狀,為最高次脈;不具游離小脈,網眼發育良好,網眼大小和形狀比較一致,網眼之排列無特定的方向,形狀不規則或偶呈4至6邊形,葉脈直接延伸至鋸齒,不產生分支;葉背氣孔密度平均70個/mm2,氣孔大小平均長21μm,寬14.6μm,長寬比為1.44。葉柄長3-5mm,被粗毛。 花序為圓錐狀;頂生及腋生在小枝上,總狀花序集生形成聚繖狀繖房花序,長3-10mm;花序軸被粗毛;苞片和小苞片近卵形,具緣毛,長0.5-1.1mm,每一朵花下生有小苞片1-2枚;小花梗細長,頂端具節;花萼裂片覆瓦狀排列,橢圓形至狹長卵形,邊緣具緣毛,長1-1.5mm;花冠白色,5淺裂,長4mm;雄蕊25-50枚,5體,花絲細長;子房倒圓錐形,高1-1.5mm,光滑或被毛茸;花盤5淺裂,光滑或被毛茸;花柱光滑,長3-4mm;子房2室,每室具4胚珠。 果熟時乾燥呈黑色,球形至偏斜卵圓形,長3-6mm,寬2.5-4mm,頂端包覆著宿存花萼裂片;中果皮壁薄;種子1,圓腎形,胚彎曲。

  花粉粒為3溝孔粒,極軸長19.6-22.2μm,平均為20.9μm,赤道軸長30.0-35.2μm,平均為32.8μm,表面雕紋網狀。

  心邊材區別不明顯,木材黃白色,氣乾比重0.63,生長輪不明顯,秋材帶3-8個細胞寬,平均為4個細胞寬。導管單生或2~3個橫向或徑向複合,管孔略呈橢圓形,平均直徑71.76μm,平均密度36個/mm2,穿孔板階梯狀,20-80階,平均為44階,管壁紋孔略對生或不規則,導管無螺旋狀增厚。木質線異型,寬1-3列,單列木質線平均高度980μm,多列木質線平均高度1,320μm,最大寬度125μm,多列木質線之單列部分每端1-6個細胞高,多列部分4-18個細胞高,交叉區方形細胞紋孔3-6列;交叉區橫臥細胞紋孔2列,切線狀薄壁組織不明顯,不具圍管薄壁組織。

  花期:3-5月 果期:5-8月

  生育地:溫帶落葉林,通常生長在森林邊緣或山坡。

  分布:中國大陸、臺灣則分布於全島海拔10-1,500m地區,生長於道路兩旁及山坡,為常見之灌木。

  • 註:
    • 廣泛分布於臺灣平地至海拔1,600m(霧社至清境農場)山地。本種為臺灣灰木科植物中惟一落葉者,Nooteboom(1975)將此類(錐序節)落葉種類皆視為白檀,在全球的分布由印度北部、中國、韓國、日本、越南、臺灣。分布範圍即為典型的灰木科東亞-日本分布中心。Wu(1987)將中國產的此類植物分為灰木及白檀2個種類,其中前者花排成狹長之圓錐花序,核果被柔毛,核果頂端宿存萼片向內伏;後者之花排成散開之圓錐花序,果光滑,頂端宿存萼片直立,Nagamasu(1993)則認為日本產有4種此類植物。灰木產於中國及臺灣(多生於道路及開闢地)而不見於日本,S. sawafutagi Nagamasu 則產於中國及日本而不產於臺灣,這樣的情形應可推論該類植物可能由中國遷徒自日本及臺灣後,各自分化,其中灰木在臺灣及中國並未分化出明顯的形態區別,此種植物喜光而耐乾旱,海拔分布範圍廣大。
個人工具
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