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板:Schisandraceae

山羊百科,林文智老師的植物、山岳、攝影紀錄

Revision as of 18:33 2018年二月2日; Xo.alpes (討論 | 貢獻)
(差異) 更早版本 | 查看当前版本 | 更新版本 (差異)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Family Reference

  1. Fritz, Elisabeth, Silvester M. Ölzant, Reinhard LÄNGER 2008 Illicium verum Hook. f. and Illicium anisatum L.: Anatomical Characters and their Value for Differentiation Sci. Pharm. 76: 65–76
  2. Liu, Zhong, Gang Hao, Yi-bo Luo, Leonard B. Thien, Samuel W. Rosso, An-ming Lu and Zhi-duan Chen 2006 Phylogeny and androecial evolution in Schisandraceae, inferred from sequences of nuclear ribosomal DNA its and chloroplast DNA trnL-F regions. Int. J. Plant Sci. 167(3):539–550
  3. Saunders, Richard M. K. 1997 Illiciaceae Flora Malesiana, Series I 13 169-184

  1. 呂勝由、楊智凱、游文瑞、鐘詩文 2009 臺灣八角茴香屬花粉之研究 生物學報 44(2):83-88
  2. 林祁 1995 八角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3(3): 1-11
  3. 林祁 2000 八角属植物的分类学订正 植物分类学报 38(2): 167-181
  4. 林祁 2000 五味子属植物的分类学订正 植物分类学报 38(6): 532-550
  5. 林祁 2002 南五味子属五味子科)一些种类的分类学订正 植物研究 22(4) 399-411
  6. 林祁、段林东、姚炳矾 2005 南五味子属(五味子科)三种植物之补记 植物分类学报 43(6):567-570
  7. 林祁,邬志荣,钟学敏,杨志荣 2010 东亚八角科比较木材解剖 林业科学 46(1) 91-100
  8. 孙成仁 2000 五味子科植物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植物分类学报 38(5) 437-445
  9. 孙成仁 2002 五味子科植物种子表面微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植物分类学报 40(2) 97-109
  10. 毕海燕、林祁、刘长江、赵建成 2002 南五味子属五味子科)的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植物分类学报 40(6) 501-510
  11. 杨志荣、林祁 刘长江 赵建成 2002 五味子属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云南植物研究 24(5) 627-637
  12. 杨志荣、林祁 2007 五味子科比较木材解剖及其系统学意义 植物分类学报 45(2):191-206
個人工具
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