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本省高山植物最佳去處合歡奇萊山區
山羊百科,林文智老師的植物、山岳、攝影紀錄
林文智 世界地理雜誌第90期
位於中公路線的合歡、奇萊山區,由於交通方便、食宿無憂,每年總是吸引無數山友來此活動,尤其一到冬季降雪期更可以「人潮洶湧」來形容,目的無非只為一睹臺灣地區難得一見的雪景。但是,春夏時分繁花吐艷、百花盛開的景象,使得每年五月至八月的合歡、奇萊,別具另一種風情和容貌,在這段時間來此的人莫不因而流連忘返。
合歡、奇萊位居中央山脈北段,北接鈴鳴山、畢祿山,南連能高山、安東軍山,為太魯閣國家公園西南角,這些山脈同時也是本省重要河川濁水溪、立霧溪、大甲溪、木瓜溪的分水嶺。由於水氣豐沛,合歡、奇萊山區遂成為植物生長的好環境。
從大禹嶺進入合歡山途中,路旁盡是以高海拔山坡地開墾而成的高冷蔬菜區,和一些混生著褐毛柳的二葉松林;到合歡山停車場時,二葉松已逐次被冷杉與鐵杉取代,沿途則長滿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和黃菀;再往上走到克難關後,則是玉山箭竹矮灌叢所形成的草坡。
抵達松雪樓後,沿東南尾稜下溪谷即進入奇萊山區,由於奇萊山區西為濁水溪上游、東北為立霧溪上游、東南為木瓜溪上游,水氣相當旺盛,經常霧氣瀰漫。這種氣候條件雖然頗適植物生長,卻對登山者造成相當大的困擾。奇萊山西面多為懸崖,東面則以箭竹緩坡為主,但其間卻又出現著名的卡樓羅斷崖,真可稱得一驚險刺激。
合歡、奇萊山區的水氣滋潤了地表的植被,造成該山區植被的質與量都相當繁多,也因而棲息著數量頗大的野生動物。由於生長在此地的植被均屬本省高山常見種類,所以只要熟悉合歡、奇萊,大致就可以認得本省八成左右的高山植物了!其中較普的有:
生長在本省高山裸岩地形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海拔高度可由一千八百公尺至三千五百公尺,由南到北分佈得相當平均,在中橫支線公路兩旁的山坡崩塌區就鋪滿虎杖,它通常被視為環境改變後次生植物。
虎杖屬蓼科,每年三、四月由地表露出新芽,紫紅色的嫩芽極為搶眼,葉片呈卵形互生;七、八月為盛花期,雌雄異株,花朵為頂生或腋生呈圓錐花序,花小且密為白色;雌花於九、十月間結果,果實為瘦果,外被一層紅色的花被膜片,遠望串串紅色果實非常醒目。入冬後地上植株漸漸枯萎死亡,根部則殘留土中至明春再發芽。
由於生育地陽光充足,虎杖為陽性植物,根部經年累月在土中肥大,成為著名的中藥材料──川七,因此合歡山一帶的虎杖常有人採摘販售。
大多生長在高山草原裸露地區的紅毛杜鵑屬常綠灌木植物,在合、歡奇萊山區大多集中於合歡山東側山坡地和松雪樓往奇萊北峰的山坡上,數量相當多,盛花期遠望猶如一團紅色花簇點綴在綠草上,這種情景在儲山至東邵大山間皆然。
紅毛杜鵑屬杜鵑花科,每年五、六月間花芽與葉芽同時萌發,葉片叢生於枝條上呈卵狀披針形,入秋後葉片轉為灰褐色,葉緣略為反捲,葉片表面散生灰色毛茸。五月下旬至七月初為花期,粉紅色的花朵簇生於枝條頂端,花冠呈漏斗狀;盛花期時整株蓋滿花朵,一團團如火球般搶眼。九、十月間為結果期,果實為卵狀圓柱形蒴果。
海拔兩千至三千五百公尺的山區均可見到向陽而生的紅毛杜鵑。尤其在攀登合歡北峰時,由登山口至稜線上,松雪樓至奇萊北峰下的黑水塘,均長滿了紅毛杜鵑。
屬多年生球莖草本植物,海拔分布相當廣,從海邊到三千五百公尺高的山區均可見。植物本身甚少以單株型式出現,大多數是叢生為主,適應力強,為向陽性植物。
這種百合科植物,在每年三、四月間由土中的鱗莖冒出新芽,葉片呈披針形、互生,株高可達一公尺。 七、八月為盛花期,花朵頂生於枝條頂端,多數為單朵,偶爾可見數朵叢生於莖頂。
花朵呈漏斗形,具香味,花被為白色,外被酒紅色條斑。九、十月為結果期,果實為蒴果。入冬後地上部完全枯萎,僅存蒴果外殼,地下部的鱗莖則進入休眠期,等待來春再度萌芽。
合歡、奇萊山區台灣百合偏佈,繼杜鵑花季之後再把地表景觀推向另一盛況,以雍容幽雅取代杜鵑的熱鬧繽紛。
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大多生長在裸岩地區,對土質要求不高,以叢生型態居多,偶爾也會看到單株生長的情形。高山沙參分布範圍相當廣,海拔三千至三千七百公尺處均可見到它的蹤影。
高山沙參屬桔梗科,每年三、四月間萌新芽,莖略具匍匐性,葉片呈橢圓形至狹披針形、互生,葉緣具齒狀。七、八月時藍色的花朵單出項生於植株上,花冠呈鐘狀;九、十月為結果期,果實為蒴果。在合歡、奇萊山區,高山沙參集中於合歡山克難關附近的岩屑地與奇萊主、北峰下的裸岩區,此外也散生於山區中之岩屑區域。
屬落葉性灌木植物,是分布相當廣泛的一種常見植物,大多混生於海拔兩干至三千五百公尺間的冷杉林或鐵杉林內,植株高度可達兩公尺,主要生長在較陰暗的地方。
台灣茶藨子屬茶藨子科,植株莖上著生三分岐的銳刺,葉片以一至三枚叢生於莖節上,葉為闊圓形。每年三、四月萌葉芽與花芽,四月為盛花期,花朵單生下垂於葉腋,呈粉白色,花萼為長筒狀;七、八月結果,果實為球形漿果,成熟時為紅色。
合歡、奇萊山區中的冷杉和鐵杉林內,偏佈台灣茶藨子,登山者行走間常不經意地被其銳刺所傷,但其果實酸甜可,食亦為山友喜嘗的野果。
為多年生腐生性植物,是本省高山植物中比較特殊的一屬,大多生長在陰濕的肥沃土壤中,植株只能直接攝取土中養分,而無自行製造養分的能力,所以生活史相當短暫。
水晶蘭屬水晶蘭科,整梱植株呈白色透明狀,葉片不含葉綠色,呈鱗片狀、互生。花朵頂生單出,白色的花朵呈長鐘狀,果實為漿果。每年六月至八月間雨量較豐沛時,水晶蘭會陸續破土而山,通常此時植株已含苞待放,因此一般見到水晶蘭時都是開花株。
水晶蘭的族群數量在合歡、奇萊山區中,以合歡西、北峰間的玉山箭竹林最多,同時也會混生同科的錫杖花。
除了以上介紹的這幾種,合歡、奇萊山區常見的植被還包括喜歡生長在山坡的鮮果──高山懸鉤子,和台灣烏頭(台灣唯一的頭盃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