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紅小蝶蘭
山羊百科,林文智老師的植物、山岳、攝影紀錄
這是本省蘭科植物中少數生長在高海拔區而又最漂亮的一種,雖然植株矮小,但族群數呈相當多,具中又以在玉山圓柏下岩屑地著生的比例最高,玉山圓柏與箭竹混生林中的數量居次。
紅小蝶蘭是分布最高的蘭科植物。生育地分布於海拔3500公尺以上的山區。族群主要集生於陽光充足的岩屑地、玉山箭竹草坡,或透光佳的玉山圓柏矮盤灌叢林、臺灣冷杉林。
紅小蝶蘭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植株高度10~15公分,植株相當矮小,惟花期才明顯。每年4~5月間,從地表萌發新芽,根生葉,葉多為2枚,為線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花期為7~9月,莖頂萌發1~3朵紅色或紫紅色花,上萼片為長橢形,側萼片為卵狀長橢形,花瓣為卵狀長橢形,唇瓣倒三角形,有長距,呈總狀花序;結果期為9~10月,果實為黃褐的蒴果,不常見;果實成熟後,地上部逐漸枯萎。
南湖红门兰 Orchis nanhutashanensis S. S. Ying
植株高7-9厘米。块茎卵形,长5-7毫米,直径4-6毫米,有柔毛。茎细长,直立,圆柱形,无毛,基部至中部具2-3枚叶,叶之下具1-2枚圆筒状鞘,鞘膜质,离生部分呈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6厘米,宽1-1.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渐狭成鞘,鞘圆筒状,长1-1.2厘米。花序具1-2朵花;花苞片披针形,长7-12毫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抱茎;花梗连同棒状的子房长7-9毫米,无毛;花较大,直径1.5-2厘米,紫红色;中萼片卵形,凹陷,长5-6毫米,宽3-4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强烈收狭;侧萼片宽披针形,长9-11毫米,宽4-5毫米。先端钝或近急尖,基部收狭,强烈反折;花瓣直立,较小,卵形,长4-5毫米,宽3.5-4毫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唇瓣倒三角状扇形,基部具距,前部3裂,长1.2-1.6厘米,宽1-1.3厘米;侧裂片长方形,长4-5毫米,宽3-4毫米,先端近半圆形;中裂片较侧裂片长,长5.6-6.5毫米,宽4-5毫米,先端钝而凹缺;唇盘白色或黄色,具褐色的斑点;距长8-10毫米,劲直,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