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惡地地形

山羊百科,林文智老師的植物、山岳、攝影紀錄

Revision as of 07:02 2009年三月9日; Xo.alpes (討論 | 貢獻)
(差異) 更早版本 | 查看当前版本 | 更新版本 (差異)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台灣是處處森林的綠色環境,但是也會出現寸草不生的特殊地形,如同「西遊記」提到鐵扇公主與火燄山故事。這些光禿禿的山稜數十萬年以前,地殼變動的造山運動將海底沉積的泥砂抬出海面,經過長期的風化侵蝕與雨水沖刷,形成台灣少見的惡地地形。

  這些惡地的土石鬆軟,涵養水分能力很差,遇到下雨會使得土壤快速流失,地表容易出現土崩石裂的土石流或是泥流,最後裸露的岩層形成鋸齒狀的山脊,山坡也會出現許多雨水沖刷的雨溝,僅有少數的草木可以生活在貧困惡劣的自然環境。

  台灣惡地可以區分為礫岩與泥岩兩種不同的地貌,礫岩惡地就是龐大的土石堆積成山,由於大小不等石礫排列鬆散,容易崩落使得山坡都成為崩崖絕壁,最具代表是在苗栗縣的火炎山、南投縣的九九峰與高雄縣的十八羅漢山。

  泥岩惡地是厚實的泥砂堆積成山,由於泥砂顆粒細小遇水成泥漿,順著山坡四處流竄,使得山坡都成為刀刃般的陡坡山脊,最具代表是在台南縣高雄縣交界的月世界與台東縣利吉惡地。

台東縣的利吉惡地與小黃山

  從台東市循著東45線道通往利吉國小的路途,在橫跨卑南溪的利吉橋往東可以看到一座光禿禿的山峰,這就是有名的利吉惡地全貌。

  利吉惡地屬於海岸山脈南端,是厚實的灰色泥岩混雜不同質地的岩塊組成,地質學稱為利吉混同層,是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產物,屬於菲律賓海板塊前端邊緣,就是地殼變動的造山運動過程,台灣島嶼浮出海面證據之一。想一想,千萬年以前的深海海底沉積物,如今我們可以輕鬆的近距離觀察與觸摸,是相當令人興奮,所以利吉惡地是全球研究地殼變動的地質學著名重點地方。

  目前當你行走在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建設的木棧道,可以見到地表受到長期雨水沖刷,許多不同顆粒與硬度的泥岩會出現許多特殊的小地形風貌,如泥裂土指泥痕潛水洞等多樣的變化地形。

  同時,卑南溪西岸的岩層裸露長達三公里,懸崖絕壁與草木造就一幅山水國畫般的自然地理景觀,深深吸引遊客的目光,當地稱小黃山;它是中央山脈稜脈南端的卑南礫岩,屬於歐亞大陸板塊邊緣,所以,遊玩花東縱谷一定要親自拜訪利吉惡地,好好地欣賞地球科學教科書。

個人工具
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