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野生植物攝影

山羊百科,林文智老師的植物、山岳、攝影紀錄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林文智 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學會會刊

前  言

  臺灣的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孕育豐富的林相景觀,從濱海地區的熱帶雨林到海拔3,500公尺以上山區的高山寒原,如何針對主題拍出最佳畫面是攝影者本身所追求的目標,然而選擇野生植物為攝影題材則是對攝影者本身的挑戰性相當高,因為攝影者必須兼顧野外宿營、活動與確保安全的能力。

  本省從海岸線到高山均覆蓋種類繁多植物,從濃蔭蔽天的森林景觀到不顯眼的苔蘚蕈類植物世界,足令人眼花撩亂,當攝影者想要取得某單一植物的最佳畫面時,基本上,他必須先了解它的外表特徵,成長過程,然後再選擇最佳的有利環境條件,將植物最美的姿態攝入畫面。

  由於野生植物的種類繁多,族群數量相當龐大,即使稀有植物的分佈點少,但仍有一定的族群數量,它們不同於動物,動物具有移動性,使得拍攝過程困難重重,然而在繁多的族群內,畫面如何的去繁化簡,擷取最佳的畫面,均是攝影者在拍攝前凡思考方向;如何運用自身的攝影器材去取得最適當的構圖,使得畫面能兼具了自然生態所追求的『真』、『善』、『美』!則是每位攝影者必須深入探討的課題。

器材的選擇

  一般植物攝影選擇的攝影器材主要是(1.)相機機身、(2.)鏡頭、(3.)三腳架、(4.)濾鏡、(5.)其它配備。

相機機身

  植物攝影使用的攝影器材大部份是小型的35mm的單眼反光式相機,目前市售的小型單眼反光相機的機身結構型態分為機械式與電子式兩種,若比較同廠牌、同售價的機械式與電子式相機,機械式機身比電子式機身較能適應惡劣氣候環境,同時電子式機身的耗電量相當高,遇到日夜溫差太大常發生無法操作的窘況。

  植物攝影的拍攝過程很少動用到電子式相機的繁複功能鍵,如果攝影者選擇電子式相機於戶外拍攝,攝影者可依自身的經濟能力選擇不同型式的電子式相機,祇是愈能克服惡劣的戶外環境的機身,它的售價愈高。

鏡頭

  鏡頭不可避免的需要具備近攝能力,這是以植物各部位特寫,如花、葉、果為主的畫面,目前的小型相機的使用的近攝鏡頭已都能達到1:1的能力,至於是否使用加倍鏡、蛇腹增加放大倍數,則視個人拍攝題材的需求,再添購此類的附加器材。

  當然花季頂峰期,不可避免要使用廣角鏡頭,運用廣角鏡頭表達該區域的花季景觀,尤其是各地的地理景觀透過植物本身的生長週期凸顯該地的四季演替。

  至於使用長鏡頭的機率並非很高,因為每種木本植物高低皆有,不一定要死守一株高大的植物拍其特寫,可以找找較矮同種植物拍其特徵;所以拍攝植物題材,攜帶的鏡頭數目比其它主題攝影少許多。

三腳架

  三腳架的功能是增加拍攝過程的穩定度,對畫面品質有極大的助益,三腳架的型式相當多樣化,選擇重點主要是(一)重量合適重量,超過拍攝者的負荷會出現運動傷害,太輕無法承受相機的負荷,畫面容易因輕微震動而造成模糊,(二)腳架能適用於各種困難地形,通常野生植物生長的環境是在一些困難地形,如崩崖、殘壁...等地形,腳架必須能運用自如,(三)雲台能愈貼近地面,同時也些野生植物相當矮小,雲臺必須近乎貼地才穩固。

  目前坊間有販售高度約20公分左右的小型腳架,相當輕便,對於拍攝地生的小型花草相當的適合。

濾色鏡

  植物攝影使用濾鏡種類以偏光鏡和天空鏡居冠,天空鏡是過濾紫外線,而偏光鏡是過濾大氣的散射光,使用偏光鏡的最佳效果是在於被攝體、相機和太陽成九十度即是正順光角度,偏離此角度,畫面中的天空會呈現漸層的寶籃色,或是畫面的天空會出現一塊深籃色的色斑或畫面左右角落出現兩塊寶籃色的色斑。

其它配備

  野外攝影攜帶裝備都需要一個能能容納攝影器材的背包,最好選購雙肩背負的攝影背包,長期使用單肩背負易造成運動傷害,不可不慎,當然攝影者需要相當的機動性,掛於胸前的相機可置於倒三角型的相機外拍袋,如此配備的機動性相當高,而重量高的器材則置於小背包型的相機外拍袋,如此配備的機動性相當高,而重量高的器材則置於背包。

  拍攝矮小型植物有時搭配L型觀景窗,對攝影者相當有利,攝影者無需趴在地上,祇須彎腰盤坐就能使相機貼地拍攝。

  一般坊間販售的釣魚或打獵式的背心,口袋相當多最適合置放一些小零件如手持測光表、濾鏡、底片或鏡頭。 舒適與機動的背負方式

  戶外攝影者首要的工作是優先保護自身的安全,再求好作品,攝影器材包紮穩妥,攝影者才能專注於攝影,如果備用器材感到礙手礙腳或半路回頭尋失物甚至自己失足碰撞造成器材受損,那是得不償失。

  一般攝影者攜帶攝影器材可分為機動與備用兩類,機動類通常是掛於胸前,而備用類則置於取放容易的背包或衣物內,此兩類必須配置妥當,最忌胸前或要間掛滿過多的物品,如此遇到困難地形會讓自己陷入險境。

收集資訊

  對植物攝影者而言,除非攝影者是以植物為素材表達自身的創作理念,單純的以植物為題材的攝影是屬於寫實攝影的一環,收集相關資訊是相當的重要,它是屬於攝影者無形的裝備,包含(1.)添購植物圖鑑書籍;此類書籍有助於瞭解各種植物的特徵、生長週期與分布概況,這是拍攝者認識各種野生植物的基本背景認識;(2.)收集植物生態調查文獻;此類學者的研究成果有助於瞭解每個調查區域的植物生態系,這是拍攝者瞭解野生植物間的相關性與當地自然環境的氣候與動物間關聯性;(3.)戶外活動期間的天氣變化;透過氣象預報系統,讓自己的戶外活動更安全;(4.)戶外活動地點的最新狀況;今日我們不僅可以從報章新聞得知,更可以透過電腦網路得知戶外活動地點的最新路況,甚至可以分享彼此的經驗,讓自己的野外拍攝更安全,資訊收集的愈多愈有助於拍攝。

掌握植物攝影的自然條件

  寫實攝影最優先的是求真,再善用各種自然環境條件搭配被攝體,求得美麗的畫面,攝影者想要獵取某種植物的最佳畫面,自己必須瞭解各種植物的外表特徵、地理分布、生長環境與成長週期,不論是拍攝龐大的族群或是細部構造特寫都必須熟悉與掌握自然環境的變化與運用適當的攝影器材才能獵取到最佳畫面。

  野外拍攝過程最重要是如何攝影者掌握被攝體與光線投射角度和明亮度最忠實表達被攝體,與掌握被攝體與背景適當的搭配,凸顯被攝體。 被攝體與光線投射角

  光線的強弱會影響攝影者的視覺反應,野外拍攝過程最重要是攝影者掌握自然光源被攝體與光線投射角度,自然光源分為(一)順光角度是攝影者背對光源,此角度能最忠實表達被攝體,(二)側逆光角度是攝影者側面對光源,此角度最能表達一些透光被攝體,如薄葉片或花瓣,(三)正逆光角度是攝影者正面對光源,此角度較難表達植物的細部,通常是將植物為前景拍攝整體生長環境,(四)頂光角度是光源在攝影者上方,此角度常運用於森林環境,表達林內或林緣植物或透光佳的被攝體。

光的明亮度

  晴朗無雲遮掩的天氣,我們身處開闊地形觀察陽光的變化,光線最強的時段是早上10時至下午2時,此時物體反光最強,而朝、夕陽的光線較弱且偏黃,例如我們鎮日觀察自然光源與白色花瓣的相關性,可以清晰看到花瓣隨著光線的變化地有不同的結果,朝或夕陽期間,白色花瓣會被染為金黃色,然而隨著光線轉強,白色花瓣會出現反光甚至感到刺眼無法辨識花瓣本身的微細特徵,但是清晨,透過柔和的光線可以清晰觀察花瓣的微細特徵,若我們仔細觀察擁有多樣色彩的花朵,可以看到紅或黃色花朵鎮日的色彩細微變化,因為植物會隨外界氣溫與濕度影響自身的生理反應,例如正午時分,有些草本植物花朵甚至都會出現暫時性的萎凋,有些植物的花朵有閉合現象,清晨與黃昏期間均是含苞待放。

  森林環境最能看出光線明亮層次,利用光線的明暗對比凸顯被攝體是最好的方式,一般拍攝圖鑑式的畫面最好運用尖銳的明暗對比明顯表達被攝體,精確傳達植物的特徵訊息予欣賞者,然而從被攝體與背景與背景本身出現多樣的明暗對比或色系漸層的表達方式會吸引欣賞者的注意力並產生豐富的聯想力。

水汽的變化

  水汽的變化屬於地球生態循環的水文循環,它過程包含雲、雨、雹、霧、霜與雪,本省的氣候屬於高溫多濕的環境,雲雨翻騰令人眼花瞭亂,雖然繁複的雲霧變化增加拍攝的困難度,若攝影者透過平時的野外觀察逐漸掌握季節演替、雲雨消長規律與植物生長的脈動就能輕易掌握植物生長週期,表達植物最具生命力的畫面,重要的是在搭配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光線的變化,以避免畫面過分的單調,當然水氣的變化是稍縱即逝,所以攝影者本身必須對被攝影體的環境非常的暸解,才能將剎那化為永恆。

  大氣的變化無絕對的準則,祇有通則,例如深秋,山區植被的地上部常會出現白霜,朝陽投射到卷雲的色彩變化是由灰色,漸次紅色、桃紅色、黃色至白色,這些雲彩變化卻無固定的外型,即使同一地點的植物遇到每回白霜的造型都不同,拍攝者可以藉飄緲雲霧增加畫面的節奏與韻律,掌握雲霧形成豐富的流暢線條配合植物的線條與色系表達三度空間的立體感、層次感與生命力於畫面。

被攝體與背景的搭配

  植物攝影屬於靜物攝影,它不會任意的走動,拍攝細部特寫過程必須自行尋找合適的光源凸顯被攝體,其次是考慮被攝體與背景兩者間色彩與線條的互動關係,拍攝過程儘量多觀察不要太衝動按快門,若被攝體戲色彩屬深色系列,如藍色、深紅色…花瓣或新芽,最好選擇淡色的背景,如綠色葉片,白色的雲霧,背景不一定要單一色調,透過背景豐富的明亮漸層與色塊的動感,引發欣賞者內心的感動,攝影者在山區活動透過自己的觀察來拍攝也許在某一山區的此種植物無法拍攝完美時,可以轉到另一個山區再拍攝,累積了對某一種單一植物的觀察才能拍攝到動人的畫面,畫面的重點是提供欣賞者的想像空間,冥想攝影者欲表達的意念。

  攝影者運用植物為前景表達其生長環境,最好是運用植物生長週期的頂峰,如新芽萌發期、花季、霜雪期,此種拍攝題材如同風景攝影,大體上,攝影者本身在尋找拍攝劃面時以融合自身的美學觀念與一些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在於畫面的處理,含前景選擇如石頭,草木與處理一些視為雜物的枝條、廢棄物、撇開非主題的事物,如何拍出立體感、層次感、線條感,祇是拍攝者必須相當熟悉各種植物的生育期與該環境的氣候變化。

植物攝影的美學觀

  植物攝影過程中追求的『真』,是比較知識性與理性,所以畫面表達不論是植物整株外貌或是局部的摘取,均決定於攝影者本身的判斷力與鏡頭的運用,同時尊重任何生物的生命是攝影者在拍攝過程中相當重要的理念,尤其在拍攝過程中不論對被攝影體的生存環境或整體野外環境的干擾程度都要降到最低,因為每種生物均有其生存的權力,不能因為攝影者本身的方便而遭到干擾或破壞。

  拍攝野生植物,不僅從理性的角度暸解植物本身的生態知識與生命現象,同時攝影者本身須從美學的感性角度來表達植物本生的美感,將植物本身內在的神韻表現於畫面,因而豐富畫面的內涵,使得畫面本身脫離圖鑑式的植物圖片。

  基本上,攝影者拍攝植物前除了運用環境的各項有利的條件來拍攝植物的容貌外,並必須考慮植物本身的點、線造型與畫面呈現出移情作用的思考空間。

  植物在成長的過程中經常受到不同的惡劣環境的考驗,如強風、暴雨或土石崩裂,或是某種植物可見於岩壁、陡坡或開闊地表等地理環境,這些環境的演變均會使得植物的外貌各具姿態,如何尋找植物的多變外貌均考驗攝影者本身的視覺觀察經驗與野外能力。

  當攝影者將其對被攝體所感受到的氣氛表達於畫面時,也需提供某種程度的想像空間給觀賞者,使得畫面不僅能感動攝影者亦能將此種氣氛傳達給其他人,此時畫面所表達己超越生態意義強烈的訊息,純屬影像的結合。

  當影像表達被攝體與自然環境的相關性後,畫面所呈現己是花非花的境界,同時亦令人對植物世界所散發的強烈訊息所感動,這才是攝影者本身在畫面處理成功之處。

  生命的循環和大地是息息相關的,攝影者若能掌握這關鍵,並且將這些環境條件結合,才能充份表達植物生命輪迴的義意。


個人工具
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