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Ladakh Zanskar山區 健行 2018/07/18

山羊百科,林文智老師的植物、山岳、攝影紀錄

Revision as of 13:16 2019年十二月6日; Xo.alpes (討論 | 貢獻)
(差異) 更早版本 | 查看当前版本 | 更新版本 (差異)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印度IndiaLadakhZanskar
Tantse 3980M - Purne 3850M

  早上依然是多雲的天氣,不過,北方的雲量少許多,今天行程距離最長,往北前進計17K,山徑依然起伏不定,只是海拔落差不大,當地旅行社都會推薦的PadumManali健行路線行程的北段,Google Map 已經標示道路,不過,此段預定的車道是在山徑對岸,沿途中繼站都是村落,補給方便,因為嚮導說今天可以喝啤酒囉。

  Pedicularis longiflora Rudolph var. tubiformis (Klotzsch) P.C. Tsoong,中國长花马先蒿管状,植株散生於潮濕地,族群常見於喜馬拉雅山區,目前可能是馬先蒿屬見到族群最多畫面的物種,喜馬拉雅山區的馬先蒿屬物種數量相當豐富,近年依然持續可以發表新的論述,看到眼驚快脫窗,幸好,熱門路線散生的物種算是比較好比對,只能逐步整理,多拍多看。

  Ribes orientale Desf.,中國东方茶藨子,落葉性矮灌木,植株散生河岸裸岩地,植株屬雌雄異株,目前枝椏的未熟果不多,只能補拍植株特寫畫面,開花株應該是遇不到,以後就要看運氣。

  山徑起伏於河谷,行進約2小時抵村落,民宅數量不多,每戶前院堆滿氂牛糞餅,冬季禦寒的燃料,山區圈養的氂牛數目相當多,尚可見到未成年的氂牛圈養草地,耕地周邊荒地受惠於水源充足,野生開花物種相對豐富。

  Pedicularis bicornuta Klotzsch,開花株長群聚耕地周邊的溝渠草生地,直挺的黃花軸相當顯眼,不過,Pedicularis hoffmeisteri Klotzsch植株外觀雷同度高,沒找到相關的文字論述,暫時擱置,日後再說。Lonicera asperifolia Hook. f. & Thomson,忍冬科忍冬屬物種,植株散生裸岩崩塌地,此時忍冬屬物種都是結果株,除非運氣很好可以見到花期尾端的花朵,根據資料逐一比對,幸好巴基斯坦植物誌電子版見到文字論述,植株被硬毛,果腋生,短果梗,苞片大,似葉片。

  Melilotus officinalis (L.) Lam.,台灣黃香草木樨,植株群聚耕地周邊或是人為干擾的荒廢地,比對才發現此物種疑慮很多,自己的畫面植株嫩枝密被毛,細看果實是彎曲,非卵圓形;托葉披針形,似鋸齒緣,根據資料表列採用Melilotus officinalis (L.) Lam.,不同的命名人,多數歐美網站採用此學名,而學名網站列為不確定種,備註說明可能併入Melilotus melilotus-officinalis (L.) Farw.,同時中國植物誌是將草木樨併入黃香草木樨印度的相關網站論述則未提及,完全採用Melilotus officinalis (L.) Pall.,目前只能根據印度的版本,至於台灣草木樨改採用Melilotus officinalis (L.) Pall. subsp. suaveolens (Ledeb.) H. Ohashi,日本亦同,只是學名網站未列出,反出現Melilotus officinalis (L.) Pall. f. suaveolens (Ledeb.) Ohashi & Tateishi ex Ohashi, Tateishi, Huang & Chen為有效學名,只能觀望,相關文獻持續搜集,日後再說,不過,台灣產的草木樨物種應該要重新補細部畫面囉。

  Epilobium latifolium L.,中國宽叶柳兰,植株群聚裸岩地,開花株外觀如Epilobium angustifolium L.縮小版,只是中國植物誌論述的第一個檢索特徵花序上部的苞片外觀,漏拍,圖檔放大勉強可以看到,只能期望下回補齊。

  山徑往北前進,雲量逐遞減,氣溫亦遞增,此時山徑旁的灌溉溝渠群聚開花株,還是要多補些物種畫面。Pedicularis cheilanthifolia Schrenk,中國碎米蕨叶马先蒿,族群散生溝渠草生地,近年Garg 氏發表多篇馬先蒿屬文章,剛好補足此地區植物誌論述缺口,可惜對於Pedicularis cheilanthifolia Schrenk subsp. svenhedinii (Paulsen) Tsoong 斯文氏碎米蕨叶马先蒿,著墨不多,目前還是多看多拍。

  Cicer microphyllum Benth.,中國小叶鹰嘴豆,植株群聚耕地邊坡,野生或是刻意留種就不得而知,若是採收鮮食可是相當耗時,目前僅見結果株,往後海拔遞減的山徑應該可以見到開花株。Physochlaina praealta (Decne.) Miers 西藏泡囊草,植株常群聚人為干擾荒廢地、民宅周邊與耕地周邊,應該是喜馬拉雅山區常見的茄科物種。

  山徑陸續穿梭於四個村落,民宅戶數不多,比較像是聚落,原本以為居民可能都外出工作,後來才知中午新人辦婚禮,大家都群聚於村落草地,簡單的搭棚就吃喝,當我們續行,就遇到喝掛的村民,彼此攙扶前行,還有路倒居民,大概難得可以喝到掛吧。

  午候3點,行抵Purne村落,算是建築體數量最多的村落,營地設施算是完整寬敞,紮營的隊伍比較多,人氣比較旺。

下載 Google Earth KML File



個人工具
廣告贊助